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自己的杂诗集《杂诗野史》所写的序言。作者认为序言是保存初心和承诺的地方,尽管可能无法完成所有故事。他自认不擅长写作,但希望保持简洁优雅。作者分享了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思考,决定记录下这些私人的、日记式的故事,称之为“野史”。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是故事的主体,都应该留下些什么。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离开北京的经历和感受。由于实习结束,作者不得不离开,未能与所有朋友告别,内心感到冷漠和焦虑。作者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对某些事情的渴望而变得冷漠,以及是否因为内心的恐惧而去验证一些事情,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文章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情感复杂性,以及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焦虑和不安。
Bionic Reading(BR)是一种声称通过加粗拉丁语系单词的前缀来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尽管存在开源工具模仿BR,但缺乏证据表明干预眼动能影响认知过程。BR团队声称参考了Just & Carpenter (1980)等研究,但引用不当且难以找到匹配文献。2022年和2024年的研究均不支持BR能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网络上对BR的正面评价可能与安慰剂效应有关,但提升阅读速度和理解效果的研究仍值得期待。
这首诗《世界巨大》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深沉情感。通过“渺小”与“漫长”的对比,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常感的感悟。诗中的“急切、滚烫”描绘了生命的活力和激情,而“慢慢活着”与“突然死亡”则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整体上,这首诗鼓励读者珍视每一刻,无论是平凡还是突如其来的瞬间。
这是我的真实故事,初中毕业后在故事FM的采访下讲述了这个故事。后来授权给故事会,于是有了这个精简版的文字。本文转载自故事会。
淼淼,一个15岁的初中生,因为父母给的生活费有限,开始在学校里“走私”辣条来赚钱。他发现学校小卖部只卖健康食品,而同学们对零食有很大需求,于是开始从家里带辣条等零食到学校卖。生意很好,利润高,他甚至找同学当“托儿”来吸引顾客。后来,他和学长阿飞、阿鸡组成团队,扩大生意规模,但最终被学校发现。学校给了他两个选择:捐出利润做公益或帮学校做公益项目。虽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但他的耳机和Kindle被没收,他回到正常学习生活。一年后,他考入了排名靠前的高中,不再吃辣条,但他仍然有创业的梦想。
- « 前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
- 9
- 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