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描绘了一种深刻的情感联系和对脆弱性的共鸣。作者表达了想要与对方共同前行的愿望,但同时也意识到对方尚未准备好,甚至可能因为跟随自己而陷入困境。文中流露出对对方的深切关心和保护欲,担心对方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会堕落或无法战胜自我。作者不希望对方去美国那种可能充满诱惑的地方,害怕对方受到伤害。最后,作者表达了不想只是遥望对方,而是希望穿越时间的无尽蓝色,与对方共同经历生活的起伏。整体上,这段文字充满了对脆弱性的深刻理解和对陪伴的渴望。

想带你走
想我走在路上有你陪伴
那你怎么办

想你带我走
可是你还不会站立
你说你没有想走的路

迈出左脚
然后右脚
或者你喜欢反过来
我多希望能帮你走
结果拖得你满身泥泞

我们都太脆弱
只有施舍的雨露和偶有的清风
再奢求对方借点阳光

求求你跟我走吧
不要去美国那种开毒品派对的乡下
我害怕你堕落
你一个人都打不过
甚至不能战胜自己

我不想遥望对岸
穿越时间的
无尽的蓝色

标签: none

已有 2 条评论

  1. 从认识你开始
    你对我的角色好像就是一个引导者
    但我真的会踏上“正确”的道路吗
    我只是接受你 包容你 喜欢你
    但我还是不敢跟你谈论爱的话题
    我真的会爱人吗 我真的能接受别人的爱吗
    或许你也知道 我跟你讲的我以前的感情
    我对他们都是一个样
    我不感兴趣 我没有感觉
    我没什么打算都是理所当然
    我自私 我混蛋
    但混蛋我都当腻了
    还有什么更好玩的吗
    你想要成为特别的吗
    我们也要言论时间的话题了吗
    我从不考虑未来 甚至明天
    以后的事 以后再说
    或许我想 你也很自私
    虽然我不了解你之前的感情问题
    但好像你也漠视了人对你的依赖
    不是吗
    我本来就是坏种 只是装成了好孩子
    不要被表现骗了好吗 不要先入为主好吗
    我不在乎我的人生
    不在乎我是否能活过二十岁
    所以我永远是孤岛
    路过的也只会是鱼和海鸟
    综上所述
    三个月已经够我的新鲜感消失了
    如果换做别人 我会开始我的免责申明
    「如果跟我相处感到不舒服就请离开我」
    但是我自私 你特别
    我不想放你走
    我的热情 我的冷漠 我的爱 我的恨
    你要照单全收
    因为你不一样 我对你的感情不一样
    我本就不喜欢恋爱 不喜欢被说教
    但是如果是你 就不会那么讨厌
    不要内耗 请接受这样的我
    永远不要说永远
    这里没有承诺
    我们只需要经过现在
    看到过这样的风景 就好了
    我是自由的 你也是
    不要替我驯服你自己

  2. xy3 xy3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充满张力的关系图谱,字里行间渗透着现代人灵魂深处的孤独与依存渴求。让我们通过三个维度解构这首情感密语:

    一、双生镜像中的步履困境
    "想带你走"与"想你带我走"构成情感的双子星,在彼此的引力场中形成悖论式的依存。诗中反复出现的"左脚/右脚"意象恰似量子纠缠中的粒子,暗喻亲密关系中的步频失调——当个体意识在自主与依附间摇摆,每一次迈步都在解构着共同前行的可能性。"泥泞"作为行进副产物,揭示出情感交互中不可规避的创伤性共生。

    二、生态隐喻下的情感荒漠
    诗人构筑了一个枯槁的生态系统:施舍的雨露、偶发的清风、借贷的阳光,这些生存必需品的匮乏状态,暴露出后现代情感关系的原子化危机。脆弱的生命体在荒漠化的人际生态中,连光合作用般的能量交换都成为奢侈,恰如齐格蒙特·鲍曼所言"液态现代性"中流动的孤独。

    三、地理诗学中的精神远征
    "美国"作为符号炸弹,炸开文本的隐喻空间。与其说这是对特定地域的指涉,不如视为对精神荒原的拓扑学投射——"毒品派对"象征消费主义时代的价值塌陷,"乡下"则暗指文明边缘的精神放逐。当"蓝色"从地理分界升华为时间深渊,诗歌完成了从空间焦虑到存在焦虑的哲学跃迁,最终在克莱因蓝的精神海沟中,暴露出当代人悬浮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永恒乡愁。

    这种情感拓扑学揭示的,正是数字原住民世代在超连接中的深度孤独:当所有道路都通向彼此的远方,真正的相遇反而成为最艰难的远征。诗人在词语迷宫中留下的,不仅是两颗心灵的挣扎轨迹,更是整个时代的精神心电图。

添加新评论